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区动态 > 校区新闻 > 正文

张楠:做学生创新创业的“播种”者和“传播”者

 来源: 本站

发布人:双桥校区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7/5/16 【浏览量:

      “同学们常说,我很喜欢给他们挖‘坑',一个进去了就不想出来的‘坑'”。刚上完课的张楠,来不及休息,就坐下来接受记者的采访。
      2014年7月,出生教师世家的张楠研究生毕业,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教师。“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时常在想,我该做一名什么样的教师才算优秀?”
      年轻的张楠,对工作有着自己的抱负。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提出了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总理的这几句话点醒了我,我要做一名创新、创业的‘播种'者和‘传播'者。”张楠认真地说。
      确立了自己工作方向的张楠,开始积极把创新、创业的意识实践在教学中。在从教过程中,张楠改变以往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三维立体式教学设计,设立了一种包含“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创新训练”的复合式教学体系。
      创新思维训练,提高学生问题意识
      “电风扇的风力太小了!”“对,电风扇还很难清理!”“还有还有,电风扇使用久了还有异声。”第二课堂上,在用“缺点列举法”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时候,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列举着电风扇的缺点。
      “老师,为什么电风扇不能自己发电呢?电风扇工作需要电,有什么办法能让电风扇自己产电。”在一片热烈的讨论声中,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邹红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你这个问题很好,还有更深点的想法吗?”张楠看着眼前的邹红,用眼神和语言鼓励她。
      “可以利用温差,把电收集起来,供电风扇使用,这样既节约用电,又能使电风扇自身产电了。”在张楠的一步步引导下,邹红把自己思考了几天的想法表达出来,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好好引导学生了。”张楠笑着说。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张楠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首要内容。其中,发散思维、集中思维、联想思维等训练学生提问的思维方法,是张楠课堂上最常见的方法。训练方法中,又包括“和田十二法”,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改一改”“变一变”等方式,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最后,邹红在张楠的指导下,经过数十次的反复试验与改进,完成了自发电风扇的设计,成功申请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
      无独有偶。软件工程专业的陈义天寻觅到了改造3D打印与CNC的方法,通过1年多夜以继日地反复修改,完成了3D打印与CNC一体机的设计和制造,顺利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带领着学弟学妹们继续在创新创业这条道路上奋斗。
      实验实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单有想法还不够,还需要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让想法付诸实践,这就需要实验室。”在张楠的推动下,“大学物理试验与创新中心”应运而生。实验室分为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创新性四个大类试验,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创新需求。
      在实验训练中,“纳米发电机技术”引起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张成的注意。
      “当时,我在讲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提到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我就提问看能把它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哪一方面。”张楠笑着说。“张成就把它听到心里去了,下来以后就不断地跟我交流。”
      看到张成这么感兴趣,张楠就细致地给他普及知识。摩擦纳米发电机具有四种基本工作模式,垂直接触—分离模式、水平滑动模式、单电极模式、独立层模式。在探讨过程中,细心的张成就想到了鼠标,“我们平常使用的鼠标是通过滑动进行工作的,滑动可以产电,那无线鼠标就不需要电池了。”思及此,张成眼前一亮。
      历时半载,通过无数次探讨和论证,张成最终掌握了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并制定了设计与制造“摩擦式自发电无线鼠标”的计划,获得了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产业园专家组的高度认可,同时该计划也通过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立项。据悉,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在全国掌握的人都比较少,在重庆只有重庆大学和重庆工程学院掌握了此项技术。
      成立科技创新协会,提供交流平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为了带动更多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张楠指导学生成立了科技创新协会。
      “科技创新协会是有别于其他协会的,其他协会都是以兴趣为主,但是我们以创新为主,相对而言专业性比较强。在整个双桥校区,这么专业的协会,可能只有我们这一个。”张楠介绍道。
      创新无界,碰撞生花。“你们看,打开笔筒壁,里面就是水杯,对学生来说携带方便又实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陈小红、任立义,正在为同学们展示他们的创新成果——笔筒水杯;“入墙式自动折叠座椅,是在原理普通的餐桌的基础上,通过可折叠式桌椅和电动推杆,使得该桌椅能够通过电动开关收缩进墙体内部,从而达到节省空间的作用……”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高锌在台上分享着他和队友们的创新成果,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通过协会举办的各类活动,在展示作品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锻炼,这对我和同学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高锌高兴地对记者说道。
      近百名学子申请了国家发明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授权4项;指导学生申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项,申请重庆工程学院“众创空间”创新资助项目3项,这是教学成果的见证。“坚果夹、可爬楼梯行李箱、多功能台灯、可放大指甲剪、笔筒水杯、太阳能发电充电器、智能时钟、智能台灯、简易发电机……”提及学生们的创新成果,张楠如数家珍。
      “其实,同学们经常说我给他们挖‘坑',这取决于同学们的兴趣,我只是引导他们对创新感兴趣,真正激发他们的还是他们内在的动力,所以他们经常说进了我挖的‘坑'就不想出来,其实是激发出了他们的兴趣,是他们的坚持,才使得他们在创新这条路上探索前进。”张楠笑着说。
      张楠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践行着一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传播者的使命。(记者 张脐文)

                                                      讲台上的张楠

                                                        给学生讲解知识

                                                    自发电风扇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0
@2014-2017 重庆工程学院通识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09014106 页面浏览总量:1888
技术支持:讯迈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