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科技星火点亮乡土未来,四年深耕织就教育同心

重庆工程学院云智志愿服务队“七彩假期”活动纪实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发布人:学院网站发布员  2025/7/11  来源: 本站

【字体: 】  【打印此文

  本网讯(文/图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王惠俊)盛夏时节,先锋村微型少年宫里,键盘的敲击声与孩子们兴奋的欢呼交织出了一场科技与梦想交融的协奏曲。6月29日至7月5日,重庆工程学院云智志愿服务队再次走进先锋村,开展了“七彩假期”三下乡活动,500余人次中小学生涌入人工智能的课堂。编程少年们专注地调试着DeepSeek生成的动态网页,艺术兴趣小组利用即梦AI,将传统水墨艺术巧妙地呈现在电子画布上。这场乡村里的科技盛会,正是志愿服务队扎根先锋村四年来悉心培育出的信任之花绽放出的璀璨硕果。

  
   专业赋能,AI课程点亮乡村教育新希望。“请用DeepSeek生成一份‘乡村振兴’主题的PPT!”志愿者话音未落,少年们便在短短三分钟内成功创作出精彩的演示文稿。
  今年的课程体系历经20天精心打磨,整合了11项前沿技术,构建起多维立体的教学矩阵:通过DeepSeek与VScode的深度融合,代码编写效率显著提升;借助通义千问与剪映的无缝配合,学生们轻松完成了《我眼中的家乡》微电影;Xmind智能导图将航天科技知识转化为直观的认知网络,八成以上的学生实现了知识结构的跃迁。当Coze平台上的“乡村助教智能体”成功地为孩子们批改英语作业时,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眼中闪烁着自豪与惊喜。“这些孩子们使用AI工具的熟练程度,已经超过了不少城市学生!”先锋村党委书记潘玲在课堂巡视时感叹道。


  四年深耕,信任之桥架起教育共鸣。早在2022年,云智志愿服务队便在先锋村建立了“青少年数字素养基地”,四年来累计开展培训50余场,惠及超过1200人次乡村儿童。
   这次课程的火爆场景,正是多年积累和细致耕耘的成果。课程的连贯性,将校园科技文化节的成果深度融入乡村课堂;群众基础扎实,服务队精心打造的“图书角”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课程迭代升级,根据历年反馈,今年实操课时占比进一步提高至70%。看着孙子流畅地操作DeepSeek和Xmind制作思维导图,村民大爷满脸笑容地说道:“大学生年年都给咱带来新本领!”
  育心育魂,搭建三维成长守护体系。在科技教育之外,人文关怀始终贯穿始终。
  志愿者们巧妙地在AI课程中融入“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故事,以科技发展史引导孩子们领会中国精神;专业心理辅导课程应用AI情绪识别技术,建立起细致的心理健康档案;体教融合的“AI运动教练”活跃在课堂间隙,帮助孩子们劳逸结合、提升专注力。
  结课展上,当孩子们用AI精心绘制的《星空下的家》首次亮相时,志愿者们默默地联系上了他们远在外地务工的父母,通过云端送上温暖的祝福,教室中顿时涌动着温暖与感动的泪花。


此时此刻,先锋村已经被科技星火点燃,正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载着志愿服务队的车辆渐渐驶离,而村委会电子屏幕上仍然实时更新着孩子们通过AI平台提交的新作品。这场跨越四年的教育接力,为乡村振兴书写着一个温暖且充满希望的新篇章。